7月11日至12日,暌违6年再度访华的法国音乐剧明星弗洛朗·莫特(Florent Mothe)在前滩31演艺中心连办两场“JUST YOU AND I”音乐会,为中国的粉丝们带来了一场难得的音乐狂欢。

弗洛朗·莫特在法语音乐剧领域久负盛名,因在《摇滚莫扎特》中饰演“萨列里”和《亚瑟王传奇》中塑造“亚瑟王”而被中国粉丝亲昵地称为“甜心小熊”。此次演出采用极简而充满创意的编排,仅以电吉他、木吉他、贝斯和钢琴为伴奏,却营造出丰富而动人的音乐层次。

莫特在上海舞台展现他的音乐世界。

演出伊始,弗洛朗·莫特以深情的嗓音演绎了《Qu'est-ce qu'un homme?》,独特的声线与简洁有力的伴奏相融合,瞬间将观众带入他构建的音乐世界。

在演唱音乐剧经典选段时,他对《摇滚莫扎特》中的《Le bien qui fait mal》和《Vivre à en crever》进行了全新编曲,赋予这些观众耳熟能详的歌曲别样的视听体验。11日晚,在两首歌曲间换琴和调音的间隙,现场歌迷直接自发全场以大合唱莫特在音乐剧中演绎的经典作品,完整的法文歌词演唱令走遍世界的莫特感到十分惊讶和惊喜。

此次演出歌单涵盖了莫特个人音乐生涯的多首代表作,包括《Danser sous la pluie》等,让观众得以领略他在音乐剧领域之外的音乐才华。

而来自新专辑《Billy Romance》的未发布作品也首次在现场亮相,为这场音乐会增添了不少惊喜。弗洛朗·莫特用他极具感染力的舞台表现,将每一首歌曲中的情感精准传达,让观众沉浸其中。

演出嘉宾的加入也为音乐会增色不少。2015年法国《神童达人秀》冠军哈科布(Hakob)用小提琴与歌声的完美配合,展现了独特的音乐魅力;唱跳演全能艺人瓦妮娜·皮特里(Vanina Pietri)以及和声指导塞巴斯蒂安·德莫(Sébastien Demeaux),他们与弗洛朗·莫特默契互动,共同创造出了多层次、丰富饱满的现场音效。

在长达两个小时的演出中,观众们沉浸在弗洛朗·莫特的音乐海洋里。当经典的《杀戮交响曲(L'assasymphonie)》响起时,全场观众更是情绪沸腾,欢呼声和掌声交织成一片。最后的返场曲目将现场气氛推向了最高潮,弗洛朗·莫特用充满激情的表演,为这场音乐会画上了一个圆满而又令人回味的句号。

这场音乐会不仅是弗洛朗·莫特个人音乐才华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法语音乐剧与流行音乐的完美融合。近年来,国外顶流音乐剧明星来沪开演唱会可谓蔚然成风。

今年2-3月,上海文化广场曾连办7场音乐剧明星演唱会,票房场场爆满。从登上央视春晚舞台的性感“唐璜”马可•夏雷提到欧洲无可争议的音乐剧女王玛雅•哈克福特,他们舞台多年深耕所积累下的作品和人气,他们在演唱和表演上堪称流行巨星的能力,都为演唱会的质量打下扎实的基础。

玛雅•哈克福特在上海演唱会舞台上。

而音乐会形式本身也堪称音乐剧文化衍生出的一大创举。这些名家名角从德、奥、法等国家的大制作音乐剧中走出来,但是这些作品本身因为引进成本高昂,运营风险较高,谈判周期漫长,因此对剧院的运作能力提出极高要求,即使如上海大剧院、上海文化广场等拥有成熟市场根基和运作能力的剧场,一年能够引进的国际一线大作品也相对有限,引得剧迷们常常望眼欲穿。

马可•夏雷提在上海文化广场。在个人演唱会开演之前,他曾以《唐璜》、《卡萨瓦诺-威尼斯的情人》等音乐剧作品的男主角身份造访这间剧院。

而通过邀请经典剧作中的核心演员,在舞台上唱响经典曲目,不仅可以一解粉丝们的“相思之苦”,在舞台呈现视听效果上也有别于音乐剧“戏比人大”的特质,充分将明星们歌手的特质更加推向前台。同时,音乐会不同于音乐剧,有条件在音响设备的调试上处理得更加精细,聆听效果更加饱满,也对提升乐迷的观演体验带来较大帮助。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音乐剧明星来华开办演唱会的演出形式绝大部分还是集中在上海的各大剧场中,这也说明上海音乐剧的市场因为大作、佳作的频繁上演而产生了充分的沉淀,目前已经形成人数不小的能唱德语、法语、英语的粉丝群体,他们构成了这类相对小众的音乐会市场的消费基本盘。

由此可见,任何一种形式的演艺市场,终究还得以“十年磨一剑”的姿态,打磨出具有极高艺术价值,乃至呈现出文化普适性的作品,方有可能在内容上实现破圈,并生长出新的演艺形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