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美国务院大裁员,有人急了:那中国这事咋办)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7月11日,美国国务院开始裁员美国1350多名本土员工,涉及1107名文职人员和246名驻美外事官员。批评者认为,此举将削弱美国在海外捍卫和促进自身利益的能力。
报道指出,此次裁员是特朗普政府推动外交团队“前所未有”改革的一部分,而此时美国正努力应对世界舞台上的多重危机:俄乌冲突、持续两年加沙冲突以及因以色列与伊朗高度紧张关系而动荡不安的中东。
当地时间7月11日,一名女子在美国国务院工作人员欢送会上哭泣 路透社
一份发送给员工的国务院内部通知称:“国务院正精简国内业务,以聚焦外交优先事项。裁员经过精心设计,将针对非核心职能部门、重复或冗余机构,以及可大幅提升效率的部门。”
根据该通知和一名国务院高级官员的说法,包括自愿离职人员在内,本次裁员总数将接近3000人,占美国务院本土员工总数的近六分之一。
这一举措是特朗普确保美国外交政策符合其“美国优先”议程的重组第一步。美国前外交官和批评者表示,解雇外交官员可能使美国难以应对中国、俄罗斯等竞争对手日益增强的自信与影响力。
弗吉尼亚州民主党参议员蒂姆·凯恩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特朗普总统和国务卿卢比奥再次让美国变得更不安全。”
凯恩批评称,在当前中国正在全球不断扩大外交影响力、建立海外军事和交通基地网络,俄乌冲突已持续数年,中东地区危机接连不断之时,这是可能是“最荒谬的决定”之一。
延伸阅读:
近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的学者高世明(Aaron Glasserman)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向包括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内的美国决策者们,讲述了他过去1年在中国的考察中,发现的一个令他感受最深,同时也是被华盛顿一直错估的情况。
在文章的开头,高世明首先表示,华盛顿的决策者们在面对与中国的贸易谈判时,一直以为中国的经济问题严重,美国总统特朗普甚至曾在5月对中国搞关税施压时一度发帖宣称,如果中国不让步,他的施压将导致中国出现“动荡”。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发文截图
然而,高世明表示,在过去1年中数次来中国进行的考察中,他发现尽管中国经济目前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中国公众仍然很支持自己的政府——而且这背后的原因,还相当触动人。
文中,高世明先是用部分篇幅讲述了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问题。虽然他是从一个西方学者的视角去讲述的这些问题,但这些问题本质上与中国政府在诸如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所披露的情况基本上是一致的,比如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风险隐患仍然较多。而且,让高世明有些意外的是,他在考察期间接触的包括河南郑州等地的民众,在谈及经济时不仅相当坦率,而且很清楚经济问题的复杂性。
不过,尽管面临困难和挑战,但高世明发现,他接触的中国民众普遍地表达了对中国政府的支持。这背后的原因是,中国政府确实一直在兑现承诺,改善民众生活,推进中国现代化。这令中国政府获得了巨大支持,并让许多中国民众感到自豪。
他举例说,他在郑州接触的几名当地企业界人士,就是从贫困的乡村地区走出来的,如今他们都成为了这座城市的中产阶层,过上了与之前对比相当强烈的生活。同时,中国与许多其他国家在安全和舒适度上的差异,也是让中国人支持自己政府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高世明在文中特别指出,尽管有人会说中国媒体上呈现的国外的混乱和暴力是一种“宣传”,但如果事实不是这样,宣传也不可能奏效。他还认为中国民众对于政府的支持是发自内心的,因为人们在与他谈及中国经济的问题时是相当坦率的。他认为这种直白的态度能反映出人们对于中国政府的支持,也是实实在在的。
高世明告诉特朗普一件事,图为特朗普 资料图
由此,高世明在文章最后表示,华盛顿的决策者们不要以为对中国搞经济施压就能动摇中国政府拥有的广泛支持,逼中国让步。因为那背后,是中国政府给中国民众带去的惠及其一生的物质和生活上的进步。
而在耿直哥看来,中国政府以往不断兑现的承诺,正是中国经济必定能化解难题的信心所在。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是这样的风向标。耿直哥前不久接触的一位外国学者更表示,中国经济庞大的体量本身就是中国经济稳定的压舱石,而且中国政府说干就干的行事风格,也比其他国家更容易推进改革,他因此看好中国经济的前景。
发表评论
2024-05-31 18:36:38回复
2024-05-31 18:40:01回复
2024-05-31 18:43:35回复
2024-05-31 18:46:53回复
2024-05-31 18:49:33回复
2024-05-31 18:50:06回复
2024-05-31 18:52:52回复
2024-05-31 18:53:27回复
🤔(思考表情)
2024-05-31 18:54:05回复